以下是搜索内容: 关闭

  • 首页
  • 日志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关于我

KoiNL.

愿世间美好 温柔以待

“锦鲤握运,未离我韵”

“愿好运常在”

18 分类
0 标签
16 归档
  • 小站首页
  • 个人日志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关于自己
  • 我的工具
站点信息

文章数目: 84 篇

最近动态: 2天前

上线时间: 531天

当前版本: v3.0.0

第一章 操作基础

分类: Linux
标签:

创建日期:2022-04-25 14:30:53

3.请删除 /dev/sda 下的 sda2 分区.
第一步: 查看系统分区与挂载情况: lsblk -f
第二步: fdisk /dev/sda.
第四步: d , 其中, d 删除, n添加, p 临时查看分区状态, q 退出不变更, w 保存.
第五步: 2, 删除第几个号
第七步: w , 保存更改
第八步: lsblk 进行查看, 若fdisk已经消失, 但lsblk仍然有, 可以尝试 partprobe /dev/sda 刷新试试. 重启最好.

4.请创建一个大小为 300M 的主分区, 并将该分区挂在到 /mnt/data 目录下, 挂载完成后, 再对其进行卸载.
解: 第一步: 使用命令 fdisk /dev/sda 对 sda 分区进行操作,选择 n 表示添加操作, 选择 p 表示添加主分区, 选择 4 表示添加 sda4 分区, 在 First… 处回车后, 在 Last 处标注 +300M 表示主分区的大小为 300M. 最后使用 w 保存修改
第二步: 使用命令 partprobe /dev/sda 刷新分区, 这时查看分区状态, 可看到 sda4 已出现.
第三步: 使用命令 mkfs -t ext4 /dev/sda4 格式化分区 sda4 (创建文件系统) ; 再使用命令 mount /dev/sda4 /mnt/data 挂载分区, 需提前创建目录. 这时查看分区状态, 可以看到 sda4 已经挂载完成.
第四步: 使用命令 umount /dev/sda4 卸载分区, 这时查看分区状态, 可以看到 sda4 已经卸载完成.

5.请创建一个大小为 1500M 的交换分区.
解: 第一步: 创建大小为 1500M 的交换文件: dd if=/dev/zero of=/swapfile bs=1024k count=1500
第二步: 使用命令 mkswap /swapfile 格式化交换文件
第三步: 使用命令 swapon /swapfile 启用交换分区
第四步: 使用命令 swapon -s 查看交换分区

linux 第五次作业

1.用户账号管理

  1. 新建一个 user1 用户, UID, GID, 主目录均为默认
1
2
3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useradd user1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id user1
uid=1001(user1) gid=1001(user1) groups=1001(user1)
  1. 新建一个 user2 用户, UID=800.
1
2
3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useradd -u 800 user2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id user2
uid=800(user2) gid=1002(user2) groups=1002(user2)
  1. 分别将以上两个用户的密码设置为 “123456”.
1
2
3
4
5
6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passwd user1
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user1.
New password:
BAD PASSWORD: The password is shorter than 8 characters
Retype new password:
passwd: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.

user2 同理.

  1. 把 user1 的用户名改成 u1, UID 改成 700
1
2
3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usermod -l u1 -u 700 user1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id u1
uid=700(u1) gid=1001(user1) groups=1001(user1)
  1. 连同主目录一起删除 user2 用户.
1
2
3
4
5
6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userdel -r user2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id user2
id: user2: no such user
[root@localhost koinl]# cd /home
[root@localhost home]# ls
koinl user1

2.组账号管理

1)建立一个标准组 group1, GID=900

1
2
3
4
5
[root@localhost home]# groupadd -g 900 group1
[root@localhost home]# cat /etc/group | tail -3
koinl:x:1000:
user1:x:1001:
group1:x:900:

2)建立一个标准组 group2, 选项为默认

1
2
3
4
[root@localhost home]# groupadd group2
[root@localhost home]# cat /etc/group | tail -2
group1:x:900:
group2:x:1002:

3)把 group3 组名改成 g3, GID=1000.

1
2
3
4
5
6
[root@localhost home]# groupadd group3
[root@localhost home]# cat /etc/group | tail -1
group3:x:1003:
[root@localhost home]# groupmod -n g3 -g 2000 group3
[root@localhost home]# cat /etc/group | tail -1
g3:x:2000:

4)删除 group2 组.

1
2
3
4
5
[root@localhost home]# groupdel group2  
[root@localhost home]# cat /etc/group | tail -3
user1:x:1001:
group1:x:900:
g3:x:2000:
浏览量

评论区

欢迎你留下宝贵的意见,昵称输入QQ号会显示QQ头像哦~

目录

  1. 1. linux 第五次作业

上一篇: ⌊手机篇⌉ 将手机投屏到电脑

下一篇 第三章 组合数据类型

公告栏

《 

 》

Hello~近期剽窃本站内容频发,本站唯一指定网站:https://koinl.github.io。请认准。点击点击此处选择进入。
回到顶部
查看评论

Power By Hexo.

Theme:koinl.

信息来源于锦鲤未离